很多我们网站的粉儿们都晓得:老乔是个80后,家里两个娃,也是个房奴。
前两天三胎的政策刚出,来自粉丝们的催娃就已经到了老乔这里:刚毕业,2007年至2009年的全球金融危机来了,保住饭碗都不错了。刚经历经济危机,在买房和租房纠结的时候,房价一个猛子涨得来尾灯都看不到。结婚了,生娃了,学区房暴涨了,内卷卷得人生无可恋。当一胎刚上小学,二胎刚上幼儿园,辅导班等着你交钱的时候,三胎政策扑面而来。

其实,也不止是80后惨,人生在世,你我的幸福各不相同,但有些惨却是相通。其他限购的大城市就不用说了,在不限购的德阳,又有好多人手握三套房呢?很多人一辈子也就买一套房,再换一套房,还在攒首付的人大有人在。按照最新的5月份德阳住宅备案价格来算,100万,你能买到哪些房子?旌北新区这边,只能考虑邦泰翡翠城和金科集美公馆的80多平米的小户型,虽然世茂璀璨天城在清盘,但是都是147㎡以上的大户型。孝感片区和经开区倒是六千多是普遍价格,但是如果你真的生了三胎,起码都是4房起步,这还不考虑跟家里的老人们同住,这两个价格最低的片区里,4房户型还真不便宜,比如锦利锦城壹號的洋房,板式结构,一楼还带花园,简直完美,但是总价100万也是拿不下的。

这还仅仅是德阳,一个房价没有上万的四线城市,如果是在一二线城市,100万也就勉强给个首付。
完美解决家里房间不够住的情况,但是娃儿们大了怎么办?性别不同也不能一直共处一室的住着吧。就房地产市场而言,人口增加,自然会影响供需改变,同时,人口变化尤其是家庭人口结构对于产品需求影响巨大。就比如二胎政策开放之前,德阳的小户型是绝对的主流,70~90㎡的户型随便选,二胎政策开放之后,120-140㎡户型开始成为主流一直到现在(当然,这也并不是全部因素)。假如说,我们来设想一下,以后三胎普遍,那现在本来就少的2房将更少,3房是刚需,4房是改善,5房才是主流。而且,在户型结构上,为了满足三胎家庭的日常、基本所需,这些点上开发商做产品研发的时候可以多考虑考虑。第一,5房户型也可以分刚需类和改善类,就像现在有些楼盘99㎡可以做三房,110多㎡可以做四房,5房也可以控制考虑控制在120-130㎡,这就适合刚需三胎家庭,毕竟控制总价是第一位的。有刚需就有改善,毕竟现在能生的起三胎的,主要还是家庭条件很优秀的。大平层、大跃层这类产品就很符合他们的需求。150㎡是起步,200㎡也不是不行,虽然这种户型在德阳多年以来都很少,但总面积大了,各个空间的面积也就大了,享受性更高,符合改善类三胎家庭的需求。第二,鉴于三胎家庭人口众多,比如有跟老人居住的,那就是2+2+3=7个常驻人口,没有跟老人住的那也是5个,再有要考虑请保姆的,那就是8个了,最最基本的,卫生间一定要多,两个是基本,三个是高配。免得因为早上抢厕所影响家庭和谐。第三,多预留储物空间。增加了人口,必然家里东西就更多,对家里的储物空间是个巨大的考验。现在很多二胎家庭(比如老乔),因为原始户型无法改变结构,让储物成了个大问题。从长远来看,实施一对夫妻可以生育三个子女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,长期看有利于改善人口年龄结构,扩大新增劳动力供给,减轻老年人口抚养比,缓和代际之间矛盾,增加社会整体活力,降低老龄化峰值水平。当然,所谓生育,生和育从来都应该是一体的。调整生育政策不光要让大家能生、愿意生,生了之后还要养育好、教育好。还会出台配套政策,比如要将婚嫁、生育、养育、教育一体考虑,对天价彩礼等进行治理,还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,完善生育休假制度,加强税收、住房等方面的支持等等。就像老乔这位好基友,孩子才托托班都还没上,就已经在为上小学做打算了,是花10多万首付买一小的老破小学区房,还是直接去上私立学校?如果是你,你怎么抉择。虽然现在是“房住不炒”的楼市大背景,但面对上学,也很难保证学区房不会因为三胎而再涨价。所以学校的分布、优质教育资源的匹配、学位名额、学区房等等,都是需要三胎配套政策需要考虑到的。80后在内卷中挣扎,90后已经做好了躺平的准备,00后呢?他们也要开始面临结婚、生育的抉择。但不管是哪个年代,如今面临的都是高房价、教育资源的不均衡、职场上的多重压力等等,也许等到哪一天,这些问题都缓解了,年轻的人们才会想生、愿意生吧。
